2021-01-18 11:08:05 来源:荔波县委组织部 作者:荔波县甲良镇 阅读: 16949
我叫柏祥意,是荔波县融媒体中心的一名记者。2018年3月,我来到荔波县甲良镇两个深度贫困村之一的丙外村参加驻村扶贫工作,成为一名脱贫攻坚队队员。
“这个队员能待久吗?能为我们干实事吗?”第一天进村,村民们看我个子稍小,不少人心生质疑。当时,我就暗中发誓,一定要做出一点成绩来证明给群众看。
走访再走访,笑脸加勤快,熬夜加无周末。不到一个月,拼着一股劲,我很快就和村民们熟悉起来,也为网格中的群众办了不少实事,解决了一些难题。两个月后,我就逐渐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
2019年1月4日上午,我正在给一户村民写《电表移装申请书》,突然门外传来几声叫喊,原来是贫困户蒙小三来了。
推开房门,蒙小三快速地将手中的黑色塑料袋递给了我,没等反应过来便转身离去,打开一看才知道,竟然是条大活鱼!
说起蒙小三,还真不容易。2018年9月27日,他成为我的包保扶贫对象,但之前听说他是个“刺头”,还因为危改的事情到村委大闹一场。经过走访得知,原来在2017年村里面向镇上报村里危房改造名单时,不小心把蒙小三家名单落下了,这让他产生不满,以为是村里面的领导故意针对他。为此,他还到镇里面告状过。其实,蒙小三本人并不是不讲道理的人。在拆旧房到建新房,他家花了很多钱,补助要不上,儿子在读高中,孙子要照顾,加上左眼残疾,家里面实在困难。我们的到来,让他看到了希望。
在我的帮助下,蒙小三家申请到了一级危房改造补助35000元、“三改”补助5000元。真正受益后,也改变了扶贫干部在他心中的印象。
“小柏来了,快坐,来喝口茶。”“小柏,又去哪家走访啊”“吃饭了没”......渐渐的,村民对我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热情,村民对我像自家人一样,有事就向我倾诉和帮助,无事也找我聊聊家常。
除了是一名扶贫干部,我也不忘记自己新闻工作者的使命。扶贫路上的所见所闻、甘苦体验等,我都记录了下来,然后利用宣传等方式帮助村民解决实际困难。
在走访中,我被刘进会一家的事迹所触动。刘进会一家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夫妻俩担负着赡养老人,供自己的女儿和侄子侄女三个读书生活的重担,起早贪黑、吃苦耐劳,积极向上,不断克服家庭面临的各种突发困难。为此,我写了一篇《刘进会:抚养亲侄视如己出 勤俭持家感动乡邻》的新闻,发到了中国网、当代先锋网,黔南日报等各级平台,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关注。2019年3月,刘进会一家被黔南州妇女联合会授予“黔南州最美家庭”“黔南州慈母奖”两项荣誉,同月被贵州省妇女联合会评为2018年“贵州省五好家庭”荣誉称号。
现在,每次见到蒙小三、刘进会,他们都说:“小柏,你为我的事情辛苦了!”其实,驻村近三年,只要群众幸福了,我苦点、累点算不了什么。
相关专题 |
· 我的扶贫故事 |
Copyright © 2016-2022 中共黔南州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版权所有 备案号:黔ICP备15015308号 技术支持:微迅传媒